“房子”“有前途的工作”,年轻人的未来到底该怎么走?_哔哩哔哩_bilibili
在当下这个每年都有 一千多万 大学生毕业的时代,学历贬值、工作内卷、人越来越不值钱。房子过百万很常见、新能源车子的营销定义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也上了几十万,物价越来越贵,反而工资越来越低。房子、车子、工作、家庭、婚姻,该如何面对,本期视频是我对这些方面的分享,主要是房子和工作这两个方面。---本期视频观看指南:00:00 对当下房子的看法00:59 我觉得现在租房子也挺好03:50 什么时候买房子会比, 视频播放量 46、弹幕量 0、点赞数 1、投硬币枚数 0、收藏人数 0、转发人数 0, 视频作者 麦斯想摸鱼, 作者简介 学习拍视频中,期待能成为大佬,感谢各位的订阅,相关视频:4小时深度工作法:在半天时间内完成一天的工作量,我的五种被动收入方式(适合所有普通人),孙宇晨访谈(八):考公与年轻人的未来,下一个“收割机”曝光:房子之后,这东西将榨干你下半辈子❗,我看了8,812份简历,以下是让你脱颖而出的方法,关于野心羞耻与表达羞耻|不再“难为情” 为自己活一次,如何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创造被动收入来源,2025年如何配置属于自己的AI工作台,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,打造自己热爱的生活方式,永远记住:先上车再调整姿势

我现在有时候也挺迷的,房子“买”下来真的对人生这么重要么?就拿我现在住的地方,挺偏了吧,128 平要卖我436 万,一平米3 万,还是老小区,我不吃不喝也得36 年。

这怎么刚走出社会不久就直接开始坐牢了?目的就是为了买这个该死的房子?宇宙这么大,卖我 3 万一平,是不是过分了?合着我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上交给房地产老板呗,就一个纯纯的工具人。

除了房子,还有车子,车子还行,我认为是必须的,但我发现任何事物一旦和结婚扯在一块儿,那代价就是暴击翻几倍的存在,例如我买车,纯纯代步车足够,几万块钱的二手,但结婚,那不得搞个 20 多万的漂亮车,10 倍暴击。

再说回房子,房子我租着挺好的,一个月小3,000,住的非常舒服,如果要是还有条件一点,加个 1 千,甚至可以在我现在住的这个地方的郊区别墅租一个纯毛坯的4 层叠墅。但如果你要我买,那可能我得去银行找他们谈点话了。然后,房子加上结婚这个概念,我伟大的母亲就要出来了,“房子是归属,一定得买一套,我会尽最大的努力给你付个首付,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了”。

不是?付个首付?这么看的起我的么?让AI 帮我查一下,好家伙,等额本息,利息就要218 万,我寻思我付完首付之后房子也就值 392 万,一个利息干我房子总价的一半,每个月的还款额达到了16,000,还不能断供,断了房子还会被回收,被低价卖了钱也拿不回来被还房贷了,如果没还满,你还欠银行的钱,实在是高,借地主的钱买房子,然后辛辛苦苦心甘情愿为地主打工,万一断供了,最坏的情况房子被地主收回了,还倒欠地主钱。着实越来越不能理解老一辈要我们买房,他们口中所谓的“归属”和“家”,这两个东西和“买”房子有必然的联系么?

我花着几千块钱住着几百万的房子,住个10 年,我再换一个新的几百万的房子住,不香么?有人可能会说,租的房子买一些东西回来不方便,因为搬家麻烦,我直接问号,租了 10 年的房子跟自己买的还能有什么区别,买就完了啊,10 年后再说啊。10 年,房子也老了吧,也该换了吧,我租房的,我甚至能换一个新楼盘住进去。如果我是买的,那我就继续住呗,毕竟房贷还没有还完,也不敢换工作,毕竟断供了房子就没了。

有区别么?还房贷跟交房租,说不好我交房租给你,你拿着我的房租还得加点钱上交给银行,在房子还没有还清贷款之前,我们这种都要上交钱的本质的动作我感觉没有什么区别啊。何必这么执着“买”一套房子。

那什么时候买房子比较合适呢?

当然我也不是说不让大家买房子,那什么时候能买一套房子呢?如果你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能够保证未来30 年不出现经济上的意外,从理财的角度来看,如果你想在还贷款的同时干点其他的事业,那么房子还款的比例在25%比较理想,拿 1 万来算,那么你的月收入就要在4 万左右,并且你需要更加努力奋斗,升职加薪,为未来的 30 年留下更多的可周转资金,毕竟未来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,这个压力我想一下都感觉到头皮发麻。

就4 万的税后收入,你高低都得是集团公司的高级经理这个层级,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,因为实际的月薪可能也就2 万多一点,剩下的会作为奖金或者期权画饼或者股票发下来。但有几个年轻人能够卷到这种程度,要么是天才,要么是富二代吧,当然也不乏运气和智慧非常棒的普通人。

现在的我,就这个房价,我甚至都丧失了奋斗的欲望,走一步看一步,再加上我又是这种自由职业,每个月的收入更加不稳定,在收入较高的一个月,对于我物质的增长水平也就是15 块的猪脚饭到25 块的豪华猪脚饭加上一瓶啤酒的程度。

上班

让我们再来扯扯上班,我的家人从我毕业开始就一直再劝我找一个好的有前途的工作,但咋说呢,很奇怪,我从20 年毕业到现在,差不多5 年了,我期间就上了4个月的班就辞职了,你猜我因为什么辞职?焦虑,没错,上 到第3 个月的时候,把我焦虑和抑郁症都干出来。我们的办公室还是那种开放式办公环境超好的那种,在 CBD 的最中心高楼,每天早上8 点到公司后,冲一杯牛奶咖啡,然后在有沙发的咖啡厅抢个靠窗的沙发,开始工作,期间没有任何人会打扰你,除了一些工作安排会线上沟通。

但我发现,早上8 点到公司,晚上9 点下班回,周而复始,刚开始非常有动力,过了一段时间,我开始领悟了上班摸鱼的真谛,一个星期我有 3 天都是坐在沙发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呆,一呆就是一整天,一坐在那个该死的沙发位置上我就开始想要辞职。最后我实在忍不了,第4个月的时候我提交了辞职信,在提交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已经转正了,但我还是要辞职,虽然有些遗憾。

这么久没上班了,我感觉我也能活下来啊,并没有什么大家所想的那种每天吃不上饭,捡垃圾吃的局面。反而上班你花钱花的更多,得体的商务衣服、人际关系的消费、来往的路费,房租,一个月其实也剩不下多少钱。

不上班反而更省钱

我现在不上班,租了一个房子,我每天的开销豪华一点,吃 2 顿餐馆,顶天 50 块钱,如果自己做,每天基本上的消费平均在20 块钱左右,再如果我回父母家住,那基本上没有消费了,加点米和一双筷子的事情,每个月还能有多的钱去我想去的地方看看,我过得也不比上班差啊。

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每天被我妈上思想课,“去上班,找个好的工作,有前途,比你现在这样好多了”,然后我问她你对于有前途的工作的定义是什么?她就不知道了,总之就是吃苦就对了,赚钱的多少无所谓,要的就是吃苦耐劳的态度。以前上班的时候,早八晚 九,单休,我妈天天说我辛苦了,不容易,还给我做好吃的,现在,看见我在家闲着或者出去玩就开始教训我,说我不思进取,该考虑考虑未来。

我就纳闷了,我考虑未来,未来也不考虑我啊,找个好的工作,三个月转正,一年组长,两年主管,三年经理,五年总监、六年总裁、七年CEO直接人生巅峰,我想好了,可以啊,梦里可能会实现吧,或者我的父亲他不告诉我他是这个集团的董事长,也就这两个选项了吧。

工作的目的到底什么呢?

既然房子也买不起,也没办法找到好的有前途的工作,那我就这样活着也蛮开心的嘛,工作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赚钱,赚钱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活的好一些,那好一些的标准呢?更大的房子?更好的车子?更贵的衣服?这些都是常常被人提在嘴边对比的几个维度。

但我们活着真的就为了这些么?难道不应该是去体验这个世界么?那些被数字衡量的东西之外,难道没有别的光亮在等我们?去山巅等一场日出,去海上看钓鱼佬空军,在小城的早点铺喝一碗滚烫的清汤,在旅途和陌生人聊两句不重要的近况。

为何不试试把“必须”放下片刻,尝试一下“想要”,把“别人觉得好”挪开一点点,留出空间给“我觉得对”。让那该死的日程表中不只是会议和通勤,也被傍晚的风、陌生的笑脸、路面的狗和月亮占据。

💡
或许没有房贷的钥匙,也没有耀眼的名片,但你仍可以拥有许多确定的、具体的好。